瞄准细分领域班服定制创业,从8.8平方米小空间闯出一片大天地,目前年营业额近千万,对于广东财经大学2015级学生冯泽权来说,创业成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他的秘诀是什么?底气又在哪里?记者和他聊了聊。
偶然契机,瞄准班服定制
瞄准班服定制行业创业,起于大一时的一次偶然交谈。冯泽权发现,前来宿舍推介班服业务的班服代理并不太懂服装面料,但他却有这方面的经验。原来,高中时冯泽权就曾同时运营12家服装网店,营业额累计达到1000万元,那段经历让他对服装面料颇有研究。冯泽权心想,用自己的“专业”去做别人“不专业”的事儿,赢面更大,于是就有了创业的想法。
第一轮业务推广,冯泽权将力量集中在“朋友圈”。那段时间,他抓住一切机会动员身边同学找他下单。他还精心编辑了一段长长的推介语用于微信朋友圈推广,冯泽权清楚地记得,那次朋友圈发布后,很快他就拿到了6个订单。
拿到订单只是开始,做班服定制,关键点之一在于供应链。冯泽权说,创业初期,因为他的订单太小,工厂出货不及时,冯泽权干脆就住在工厂里,和车间师傅一起赶进度,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。
入驻创业园,前路渐宽
一度,冯泽权觉得自己很幸运,创业路走得很是顺利。在一次跟学长的聊天中,冯泽权了解到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有个专业很适合他,专门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,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专业,这串长长的名字一下就在冯泽权心里扎了根,“我当时一听特别激动,感觉很对路,”冯泽权说,当时他赶紧抓住机会各方打听“取经”,终于如愿转入这个专业。
后来,学校支持有项目的学生进入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进行项目孵化。经过遴选,在回到广州校区报到前,冯泽权便顺利拿下了入驻机会,他憧憬着在那里开始稳扎稳打的创业路。
2016年8月,在广财大创业园里的一间8.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NI自设计项目诞生了。一位大四学姐、一位广美毕业的设计师,再加刚刚升入大二的冯泽权,最初的团队就这样组成。
很快,冯泽权发现,大学生班服定制的路似乎不太通,团队果断把目标客户从大学调整到了中学。针对高中生的特点,团队改进了宣传方式,“哪里有中学生,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,”冯泽权说,他们进驻一切可能有中学生出没的线上平台,在线下则借助传统宣传册子加大推广力度。为了打磨宣传画册,冯泽权一个月跑了十几次工厂,终于设计出令人满意的画册。
对于团队而言,2017年是个转折点。这一年,经过核心成员离开“插曲”的团队稳定起来,团队项目在各大创业竞赛上斩获佳绩,公司的业务量的也稳步提高,文化衫产品覆盖数百所高中校园,营业额达到两百多万元,“不算多,但已经是我们过去的4倍左右。”冯泽权说。
不断蓄力,探索新领域
2018年,公司业务再进一步,拥有了2个自营工厂,年营业额接近1000万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还累计为400多位同学提供了工作和实习岗位。毕业后,冯泽权把公司从学校创业园搬了出来,公司新址距离学校不远,场地面积达到三百多平方米。
“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,如果没有兴趣,我可能做一半就放弃了。”回看这些年的创业路,冯泽权坦言,创业之初,他也不敢断言自己选的路就是对的,但谁又能一开始就知道呢,他的“门路”就是一旦开始,不断地探索、不断地调整,慢慢方向就会越来越对。
2021年,公司发展更加成熟稳健,拥有四家自营印花厂、两大独立仓库,聚焦文化衫定制,客源稳定,供应链、生产线运转良好,年营业额近1000万。同年,NI自设计工作室获评“广东财经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”。
创业一路走来,深知实践分量的冯泽权也愈发感受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。“生意要做,书也要读”,恩师的教导对他影响至今。如今,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前辈学习请教。接下来,他还想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继续蓄力,追求新的突破。
冯泽权相信,人的眼界会在交流中变得更加开阔,他也正从同道交流中获益。采访当天,冯泽权办公室的移动黑板上的手写内容还没来得及擦掉,他就着内容现场给记者分享起他的听课所得。也是在这张黑板上,他开始一笔一画绘制着他的新领域创业“蓝图”。
记者观察:“天道酬勤”的力量永不过时
创业不是儿戏,需要谋定而动。毋庸置疑,不同大学生创业者有各自适宜和擅长的领域。在冯泽权身上,除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,“天道酬勤”的力量尤显珍贵。从发现班服市场的商机起,他一头扎进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领域,并凭着一股“轴”劲儿,踏踏实实做出了如今的成绩。
“就算不成功,我还赚了经验”,冯泽权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采访期间,他多次提到自己的好心态。今年,“主业”渐稳的冯泽权开始将目光投向另一个领域——奶茶市场,他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奶茶品牌,这又是一条不被看好的路。面对很多人的“劝退”,他“轴”劲儿又起,旁人的否定反而让他愈发坚定,“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去成功,比起担心失败,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。”
“广东高校创业故事”专栏开设以来,广报求学团队走访了不少大学生创业者,他们一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,一边将这些知识或兴趣所长付诸实践。我们以期通过记录这些正在行进中的鲜活故事,给后来者一些启发或思考。如果你的身边也有想要分享的故事,欢迎与我们联系,关注“广报求学”微信公众号(ID:gzrbqxzn),后台留言即可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王婧 通讯员:朱戈、蒋晓薇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李津
(广州日报2021年10月13日教育版头条报道,链接https://gzdaily.dayoo.com/pc/html/2021-10/13/content_880_771543.htm。广州日报手机客户端2021年10月12日报道,链接https://www.gzdaily.cn/amucsite/pad/index.html?id=1679392#/detail/1679392?site4&columnID=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