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西的志愿服务后,江凯涛给自己设计了三个去向,如果田阳县需要,他将继续留下服务;回广州自主创业,等时机成熟再回去投资;考公务员,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,为老百姓谋取更多的利益。时隔数年,现在他已是一名公务员了,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工作,负责联系全省120多所高校的团委,开展青年工作,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服务,忙碌仍然是他生活的基调。
“现在回想起来,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”
出生在广州大都市里的江凯涛,父母亲都是国家机关干部,因为是独生子,父母疼爱有加。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他是个自强的人,从不希望自己成为温室中长大的嫩苗。因此,他从没有想过依靠父母,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常常在学习之余做各种兼职,积累社会经验,同时在经济上早就“独立”了。“利用课余时间做校外兼职、担任学生干部,这些实践活动,让我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。特别是在广商团委、学生会的工作中,让我提早接触很多人和事,积累了很多经验,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,很感激母校的团委和学生会。”江凯涛回忆那段大学时光说。
2003年9月初,江凯涛从广东商学院法学院本科毕业后,积极响应了团中央、团省委的号召,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,成为首届“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”志愿服务行动成员之一,来到了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,担任镇的文化站副站长、团委副书记职务。
“当时母亲特别舍不得我去,毕竟我是家里的独生子,但是我父亲还是很支持的。后来我说服了母亲。”江凯涛表示,“其实当年我也犹豫过,一是已经找到工作了,去参加志愿服务就是违约;二是家里就我一个独生子,父母不太放心我远行。但是,现在回想起来,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。我获得了很多特殊的经历,这是在广州工作很难获得的人生阅历。”
“虽然很苦很累,但心里总是甜滋滋的”
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,江凯涛毅然踏上了前往西部的道路。来到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,完全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,住房是临时搭建的,无冲凉房无洗漱设施,这让他第一次感到百般无助、寂寞难奈,夜里常常失眠,开始想打退堂鼓。
“我印象特别深,有一些农民当年还住在竹子搭建的窝棚里,窝棚就是他们的家,窝棚的第一层养家畜、第二层住人、第三层晒玉米,条件很差。有一次,在一农民家吃饭,发现与往常不一样:平时都吃得很节俭,但当天却有一大盆猪肉。后来才知道是他们家的小猪掉湖里淹死了,他们平时很少吃肉,舍不得扔掉,就捞上来做菜。有些农民的生活真的很贫苦。”看到这些,江凯涛脑海里就常常涌出为他们做一些事情的想法,希望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。他横下一条心,不干出成绩誓不罢休。
为了使农民真正掌握致富的技术,他就尝试在文化站开办一个“现代农业技术”讲座。讲座成功举办了6期,受益的农村青年有256人,此时,他已成了农民的老朋友。经常是加班加点地工作的他,周末也没有休息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虽然很苦很累,但得到了当地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同,他心里总是甜滋滋的。
到当地服务两个月后,他终于按捺不住激情,自告奋勇帮助田阳县搞起了招商引资。为了做好招商工作,他一到任就想尽办法联系在广州经商的熟人、亲友,并陪同招商中心的领导到广州招商引资。经过多方联系,最终通过广东省东送电力有限公司,联系上湖北武汉凯迪电力集团,与该公司达成投资近1.3亿元的兴建田阳火力发电厂协议。火力发电厂是近几年来百色市最大的几个项目之一,加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完善后,可以使田阳县在3至5年内的地方产值总值增加12个亿。《中国青年报》一篇文章曾盛赞江凯涛为“含金量最高的志愿者”。2003年,江凯涛还分别获得了共青团中央颁发的“中国志愿服务奖章(铜奖)”和广西颁发的“广西自治区优秀志愿者”。
在百色工作时候,母校团委给江凯涛提供了很多帮助。“我特别记得,团委彭翠峰书记那一年组织广商‘三下乡’服务队到百色开展扶贫服务活动,并专程到我工作的地方看望,捐赠了一批物资给我所在服务地的小学,对我鼓舞很大。”
“只有你去实践了,你才会有所体会”
2003年,江凯涛注册成为志愿者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,他正式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从事志愿服务。直至今日,他还常常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,帮助有需要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“我觉得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就算志愿服务:一必须是志愿,二不为报酬,三是利他。所以,当你在地铁上让位给别人,也算一种志愿服务。”
江凯涛说,广商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省内是比较突出的,工作出色,知名度也比较高。当年我在参加青协组织服务的同时,志愿服务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,对我日后的成长成才还是有积极作用的。
“做志愿者是利他精神与利已精神的结合。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复杂的,既有帮助他人、贡献社会的意愿,也有充实自我、锻炼才能的需求,甚至有一些明显利己的因素。在真心提供服务的同时,我们也获得被尊重的满足、成就感的满足、交友需求的满足、非正式组织领导才能锻炼需要的满足等,是综合性的的收获。”做了那么年的志愿者,江凯涛感悟颇深,“只有你去实践了,你才会有所体会。所以,‘做’是最重要的。”
离开广商几年,江凯涛也回过母校好多次,最近一次是今年九月底。“每次回去都觉得广商变化很大,各方面发展很快,同学们的精神状态也十分好。作为广商校友我感到十分自豪。”